首页 >  
 
公共文化资源配置
更多向来沪务工者敞开
2013-1-29 15:32:24

image

图说:吴瑞君委员提出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应以常住人口数量为基准。新民网记者萧君玮摄

  相关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外来常住人口每年以30~50万的速度流入上海,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从业人口已经超过了本地户籍的从业人口。在今天(1月28日)上午进行的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大会发言上,吴瑞君委员就将视点聚焦在来沪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需求上,提出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应以常住人口数量为基准,市级财政向人口导入区倾斜。

  在发言中,吴瑞君委员指出,虽然目前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来沪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因此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整体而言,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比较贫乏,相关的服务和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如来沪务工人员实际享受的免费公益文化服务较少,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供求结构失衡造成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对此,吴瑞君委员认为,可以从政府、社区、企业和自主四个方面着力,来提升来沪务工人员的精神生活水平。在政府方面,可以改变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方式,构建相关保障机制。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以常住人口数量为基准的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机制。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城市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的要求,市级财政投入向人口导入区倾斜。

  同时,将文化工作纳入来沪务工人员人口综合服务和管理之中,提高现有文化设施的利用和使用效率,并鼓励文化企业为来沪务工人员提供低价位的文化产品。

  社区方面,可以发挥社区公共文化平台的渗透与覆盖作用,提高来沪务工人员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效。这可以通过提升农民聚集地社区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能级,根据来沪务工人员的消费水平和实际需求开展精神文化建设。

  企业方面,激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满足来沪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需求。要鼓励和引导用工企业开展来沪务工人员文化服务,并探索构建“社企联动”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此外,还要引导来沪务工人员自主开展文化活动,提升自身精神生活水平。

来源:新民网 作者:朱正炎 袁蓉 卜春艳 萧君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