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直击两会 
 
特大城市人口调控须建五大机制
2014-1-20 14:53:34

  我党党员、市政协委员、人口研究专家吴瑞君:调控人口需用市场化手段――特大城市人口调控须建五大机制

  人口基础信息的统一采集和评估机制;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的人口效应评估机制;利益主体职责分担机制;人口调控风险防范机制;城际联动和城内区域联防机制

  特大型城市的土地、社会公共服务等资源已达到瓶颈,可外来人口仍大量涌入,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在上海,医院里人满为患;高峰时间的公共交通几近饱和;拥堵早已成为城市道路的常态……

  对于上海市民而言,“衣食住行”都要“与人较量”。这与上海不断上升的人口数量密切相关:2012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达2380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20万人,非户籍常住人口960万人。自2000年以来,上海常住人口平均每年以近60万的速度增长。

  “中国的特大型城市都出现了类似的人口快速增长的情况,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严格控制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但是,人口调控是一个系统工程,严格调控如何把握‘度’,采用何种手段进行严控,需要在市级层面统筹谋划。”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吴瑞君在去年“两会”上,曾就如何促进本市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发表过建议。今年“两会”,她希望政府部门在实施人口调控的过程中,务必理性决策,不能过度依赖行政手段,以免产生较大的负面效应。

  “人口调控不能搞成社会排斥,以房控人、以证管人等行政手段短期看有效果,但如果力度过大也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因此宜更多地采用产业结构调控等市场化手段。此外,还需要城际间、区域间的联防联动;对人口增量与存量区别对待,有调有控,以调为主。”吴瑞君说,“城市的人口承载能力并非一成不变,如果上海设定了2500万的人口调控目标,那也应该是中长期目标,这样的目标设计能够为科学决策赢得足够的空间。”她解释,根据人口规模理论,当一个国家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时,大城市不太可能出现人口拐点,因此只能在人口增长中进行调控。

  人口本身不是问题,人口膨胀很大程度上是产业结构的问题,是城市管理能力滞后的问题。因此,在她看来,特大型城市要成功实现人口调控的目标,必须建立五大机制:

  一是构建人口基础信息的统一采集和评估机制。目前,上海已经构建起了实有人口数据采集的系统,但未来调控政策的效果如何,必定需要更为真实的人口变化数据。但如果各级区域设定了具体的考核数值目标,很有可能会出现数据失真的情况。为防患于未然,必须在调控过程中,对基础的人口统计信息加以评估。

  二是构建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的人口效应评估机制。任何重大政策的出台、重大项目的落地,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会引起人口的变化。如,将重大政策的人口效应评估,列入社会风险评估的范围;将重大项目的人口效应评估作为环境评估的内容之一。

  三是构建利益主体职责分担机制。吴瑞君表示,流动人口的导入让这座城市中的很多企业、很多人都受益了;因此,每个受益者都应该分担相应的人口调控责任。企业作为受益者,必须规范用工;市民也是受益者,例如出租房屋者必须对群租承担起责任。吴瑞君表示,上海需要通过一系列行为,统一大家的价值观,才可能事半功倍。

  政协委员吴建中举了台北垃圾减量的例子,台北是通过全民动员完成这一目标的。2000年左右,台北市民反对垃圾焚烧,政府部门就反复与市民沟通,如果不想建垃圾焚烧站,只有减少垃圾量。在统一思想后,垃圾减量行动在全民中展开。吴瑞君说:“人口调控尤其需要类似的思想一致。”

  四是构建人口调控的风险防范机制。过度调控或者过度依赖行政手段的调控,很有可能出现不理想的人口调控结果,比如将城市发展需要的人才调控走了,为居民家庭服务的钟点工、医院护工供不应求了。人口调控不应该过分注重末端管控,应该明确调控的对象,强化调控的过程评估,为此,可建立第三方的人口调控效应评估机制,一旦发现调控失灵或调控过头,就提示政府启动及时纠错机制。与此同时,还必须淡化数字目标,强化过程调控,加强源头互动。

  五是构建城际联动和城内区域联防机制。首先,上海应该加强与周边城市之间的联动,如建立针对流动人口的劳动力市场用工信息平台,这样可以避免人群盲目地流入,在上海相关岗位饱和的时候,也能够引导流动人口到有岗位的地方去工作。其次,应该加强本市区域间的联防。闵行、宝山等外来人口高度集聚的近郊地区,因为人口压力较大,提出了较为严格的人口调控目标,但如果其他区域的措施没有跟上,人口调控缺乏同步性,很有可能会产生驱赶效应,也即外来人口从这个区导到另一个区,并未真正离开上海。因此在市级层面必须要有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建立定期通报制度,达到政策的相对平衡。

  “人口调控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城市的宜居程度,提高整个人群的生活质量;因此,措施手段要得当,不能违背公平和正义。”吴瑞君表示,海纳百川是上海的城市精神,对待外来人口,理性的态度应该是:只要你能在上海做到合法稳定工作、合法稳定居住,就应该被这座城市所接纳。

  此外,还要增强外来人口贡献率与公共服务配置之间的系统设计。她解释说,国外大城市、大都市利用公共服务来调控人口。我们要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逐步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超出基本公共服务的部分,应坚持按照贡献与待遇挂钩的原则。目前,上海居住证积分政策所鼓励的就是“合法稳定居住、合法稳定就业”的人群,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

来源:文汇报 作者:施嘉奇   

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员会版权所有,东方网制作。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