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学习 >> 稿件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11-11-24 14:05   作者:顾国柱(市委理论研究小组)  

  文化在形塑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政治与经济行为上,起着关键作用。谚语云,“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心灵和大脑。文化淬炼时代精神,文化凝聚力量。一个民族,只有文化体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展体现出文化的品格,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代,文化构成新的边界。真可谓:民族文化存则民族存,民族文化亡则民族亡。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华夏儿女共同创造出博大精深、璀璨辉煌的中华文化。悠悠五千载,中华文化在历史进程中曾经积淀起深厚强大的凝聚力、传承力和包容力,为中华民族绵延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曾经是我们的骄傲:华夏之景,威仪四方,八面来贺。然而,骄傲只能属于过去,甚至当我们用骄傲表达中华文明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孱弱自卑的,因为我们只剩下回忆了。

  当前一个必须正视的现实是,我们提出文化自觉、文化自省和文化自强,提出文化建设,增强软实力,这些方向是正确的,但是说来容易做到难。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文化领域出现了一种不均衡现象:一边是艰难度日的公益性文化,一边是越来越“精英化”、“高端化”的演出市场,形成强烈反差。以电影市场的发展为例,市场化之后,票房从20亿元、30亿元,到今年可能超过100亿,4年时间达到三四倍的成长。但是我们看到,随着高端化、贵族化的发展,城市普通居民离电影越来越远,农村居民基本上已经被淘汰出局了。近期引起社会关注、被群众热议的话题诸如见死不救、见利忘义、媚上欺下、好大喜功、奢侈浪费等等,折射出扭曲的价值观,不仅仅不相容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华文明史中,也同样为人民所不齿。30余年改革开放的发展,让不少人在经济上富裕起来了,可是社会人的心智却没有增长,甚至愈加败坏。

  在当下中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新阶段,社会道德、法律制度、价值追求出现变化的时期,文化体现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决定一个国家的创造活力,没有文化的凝聚力和支撑,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就失去了智力基础和动力源泉;文化是社会的凝聚剂,缺乏文化支撑、精神引领的社会,就不会有和谐与安定;文化是人民群众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没有文化的发展繁荣,就不会有更高意义上的民生改善和生活质量提升。

  环视世界,文化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加快文化产业化步伐也纷纷被各国推上经济发展的历史最前台。美国是文化产业最发达的国家,拥有全球一半以上的“文化巨无霸”企业,最富有的400家公司中72家是文化企业。其文化产业规模在国内产业结构中仅次于军事工业而位居第二,极为注重科技创新加版权保护。2009年文化产业产值约3万亿美元,接近于中国的全部经济总量,占美国GDP总量的25%。美国占据世界文化市场43%的份额,把输出美国文化列为第一大出口创汇产业。我国有识之士就指出,美国除了靠它的“芯片、弹片、薯片”外,还靠“大片”拿走了白花花的银子。一部《阿凡达》拿走了14亿票房,拿走的是真金白银,输出全世界的是老美的价值观。

  日本在1990年代的10年持续经济低迷时,唯独文化产业取得巨大经济增长,取得了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其游戏产业占世界市场的三分之一,动画产业更是占世界市场的62%。曾记否,日本的动漫曾经一度占领整个中国市场。近年,日本以国家品牌战略推动文化产业的思路越发清晰。“酷日本”是日本针对海外受众打造的一个国家形象和品牌战略。2007年日本政府出台《日本文化产业战略》,以政策引导和扶持的方式,鼓励企业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创新和走出去,同时从知识产权保护、文化产业国际标准等方面为文化产业保驾护航。文化产业成为日本第二大支柱产业,占据世界文化市场10%份额。

  包括英法在内的欧盟国家奉行鼓励竞争和国家干预的文化政策。英国注重政策引导加经济调控,建立了目前世界上最完整的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是英国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和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年均产值600亿美元,约占GDP的11%,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2倍。法国特点是实行文化信贷、文化合同制等文化产业政策,对文化产业链予以连续支持,进行国家扶持和庇护。欧盟27国文化产业各具特色,整体实力强大,占据世界文化市场34%的份额。

  据联合国有关专家预测,到2020年,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创意产业产值将达8万亿美元,超过全球的石油销售收入。

  外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注意和借鉴。当今世界,文化影响力被视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谁占据了文化传播的制高点,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我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新的奋斗目标迈进,面对更加频繁的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如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好国家“文化版图”?面对思想观念多样多元多变,如何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打牢文化发展的根基?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如何释放文化生产力,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开放、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战略举措和政策措施,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要任务。全会明确提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将极大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热情,凝聚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开启迈向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