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党员风采 >>稿件

沈杰:笔墨人生,心有天地

发布时间: 2024-11-15 来源: 上海农工党

日前,《书法报》以“头版人物”及大篇幅介绍沈杰先生的书法作品,并同时在《书法报》今日头条、视频号、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小红书、《书法报》网、中国邮政微邮局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体同时推送,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沈杰的书法人生。

《书法报》,1984年1月1日正式创刊,是我国创办最早、发行量最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书法专业报,发行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德国、法国等十多个国家,与海外数十家书法团体保持着密切联系,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

沈杰,农工党上海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协会员,上海市政协第十二、十三届委员,上海市书协常务理事兼草书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政协书画院书画师,上海市奉贤区书协名誉主席,上海市沈杰艺术培训中心校长。1992年在上海美术馆、2002年在朵云轩分别举办个人书法展。曾获中国书法风云榜“最具实力奖”等。作品入选全国名家书法横批展、全国行草书名家邀请展、海派书法进京展等。2024年1月,在农工党上海市委和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举办的书画慈善义拍中,其书法作品创下该场书法最高拍卖价。其书法作品被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院、上海市档案馆、叶挺纪念馆、西藏自治区政协、福建三明市美术馆等单位收藏。

率意萧散

——沈杰的书法

胡传海

赵孟坚在谈到晋贤草体时说:“虚淡萧散,此为至妙。”所谓书写的气息是最为重要的,气息代表了一种书写的态度,能够从容不迫,用悠然的心致来写字,才能达到董其昌“奇宕潇洒,时出新致,以奇为正,不主故常”的要求。这使我想起海上书坛名家沈杰的书法,他的书法气息相当纯净,写得松松的,不急不迫,玄淡简远,仿佛是一种吟唱。我始终在想,倘若在品鉴沈杰的书法时,放一曲《贝加尔湖畔》当是最贴切,悠悠扬扬,线条的韵律与优美的旋律交织在一起,细腻、深情、委婉而又不暴力,他低中速的运笔很好地再现了书法的古典意味,里面夹杂些许章草笔意,这让我想起《十七帖》,虽然不那么激情,但是应该绝对深情,只要你用心去品味和感受就会听见他的呼吸。书法是人的情绪和精神的一种反映,沈杰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文艺,那么智慧,他饱满的笔锋下流淌的是雅逸的光芒。

沈杰书法用笔沉劲里含跌宕,自然中寓变化。魏晋机妙,澹古之韵,一一沉潜其中,节奏、浓淡、枯湿无微不显,用笔之法,变化在心。其写草书讲究字字有来历,绝不肆意妄为,写草求慢,一如赵孟坚所云:“草书虽连绵婉转,然须有停笔 为佳。”正所谓驻中停,停后行,奇妙处,在驻停。当然,沈杰的字不乏流畅,笔意所及,余韵袅袅,此正是古意之所在。沈杰草书用笔虽不多连贯,然气韵连绵、大小穿插、左右欹侧、大开大合、收放自如,写得轻轻松松,俯仰尽态。看似不那么着力,但却笔笔到位、丝丝入扣。特别是他的横幅作品和四条屏、八条屏作品,写得最见水平,书来一气呵成,精力弥满,满墙望去,一片灿烂。我写我心,不袭蹈前人轨辙,晋韵、唐法、宋意、明势巧妙融入,不属任何门派,也难归哪家哪法,徐渭说:“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必非高书。”摩挲观赏其作品,见仁见智,但至少能勾起你对古典书法的记忆,他的笔墨氤氲里浮动着古代书法经典的魂魄。赵孟頫说:“怀素所以妙者,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也。后人作草,皆随俗缴绕,不合古法,不识者以为奇,不满识者一笑也。”故而草书之难在于规矩和法度。我们从他的篆隶作品里也可以感受到他在书法基础上的功力。当然,我想更为重要的是沈杰的作品告诉我们,书法其实写的就是一种心致,一种情绪、一种感觉,应该让自己的学问和智慧满溢在纸面上,只要彼此是知音,你就会读懂他的心情和听见他的呐喊。我还喜欢沈杰的大字作品,他的大字具有一定的爆发力,笔画遒劲雄浑,书来笔锋不散,摄人心魄。大字写法迥异于小字,因其用笔、用腕、用肘之法均独具妙趣,故是书家的独门秘笈,他比那些胆怯大字的书法家要高明许多。

沈杰为人低调而彬彬有礼,于书法潜修不倦,踽踽独行,虽心雄万夫,然风度简远,每日清兴未已,磨墨伸楮,名震沪瓀。去年上海市书协聘其为常务理事,他还是书法家中不多的市政协委员,然而其功成不居,翛然物外。现《扬子晚报》欲会聚长三角书法精英,一展其雄才。沈杰当为海派书法之精英,故我乐为推荐,使天下人知书法可以使人修为明志,驰情兴象,砥砺前行。一支毛笔不仅能疏横秀逸挥洒人生,亦足为百业德艺之典型也。

2020年5月

部分作品欣赏

草书三条屏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

草书中堂  翰墨筑梦新西藏,凝聚共识向未来;

草书中堂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草书对联   风云三尺剑 花鸟一床书;

行书横幅   武神;

草书扇面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篆书横幅   散怀。

草书  毛泽东《沁园春·雪》。

草书中堂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草书中堂  龙年更上一层楼,逐梦看神州。征帆三月高挂,盛会好筹谋。航向定,海槎浮,傲寰球。整装待发,东风一借,再领潮头;

草书中堂  亭亭纵目眺平芜,谁染村村作画图?千叠暮云垂绮帐,一天凉露洒琼珠。滩声沸郭秋江转,岚气吞林晚野孤。无限凭栏今古事,不随烟树共模糊。

行书横幅  汇心亭;

节临横幅  《张猛龙碑》;

节临横幅  《封龙山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