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光荣榜 >>稿件

蓝闽波荣获2023年度《前进论坛》“好文章”奖

发布时间: 2024-07-12 来源: 上海农工党

近日,2023年度《前进论坛》“好文章”奖获奖名单公布。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市功能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蓝闽波执笔的《深化产教融合,培养产业创新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获奖,并在《前进论坛》2023年第二期参政议政专栏刊登。

蓝闽波在《深化产教融合,培养产业创新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中,针对解决产教深度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三点建议:

1.立足国家发展整体设计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融合的机制

我国产教融合进一步深化必须要重视和发挥政产学三个方面的促进力量。要出台或完善有助于提高产教融合的法律和法规。国家可以从整体上设计“学术型二元制教育体系”,以及“学徒制二元教育体系”,从国家层面使整个教育系统与整个产业系统实现一体化融合,形成以产业技术变革需求为导向的一体化的科技研发与转化机制、协同育人机制;各行业的协会在政府设定的制度框架下发挥更多和更重要的作用,如参与制定国家职业教育标准;将产教融合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及产业经济发展战略框架之中,使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形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要素集成创新的产业体系。

2.立足区域发展战略创新产教融合体系

针对产教融合形式单一,与经济带与产业带发展融合不足的问题,建立基于区域整体发展战略的产教融合体系,规划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深度融合,促进产教融合与区域互融共生,突破点对点、项目对接项目等方面的局限性。在区域规划层面,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中,明确产教融合要求,统筹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产业结构,同步规划产教融合发展政策与措施、支持方式、实现途径和重大项目,将产教融合纳入区域发展整体规划框架中,促进高等教育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发挥“双一流大学”对区域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3.立足高校优势与特色完善产教融合模式

国家和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对大学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养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应该深入调研,了解产业技术创新的需求,依产业需求建专业,融内外资源育人才,把产业界创新需求转化成推动高校科技研发、学科体系建设、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改革的内容与动力。按照“资源融汇、平台融通、学科融合”的思路,构建“课程模块化、实践联动化、师资多元化”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新模式;链接产业群与专业群,使研究院和企业共同成为人才培养环节参与主体、培养要素投入主体、培养成果分享主体,创建“人才培养实验区、科教融合试验区、产教融合服务区、创新创业孵化区”四区一体的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新机制;聚焦产业群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新需求,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在此基础上,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完全适应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