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理论学习 >>稿件

一个值得信赖的执政党——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重要文献有感

发布时间: 2021-09-01

  2021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办新闻发布会,重磅发布重要文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这部文献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介绍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深刻阐释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理念、实践和成就。深入学习这一重要文献,对于真实、立体、全面地了解这个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进一步振奋精神、增强信心,汇聚起强国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这部重要文献,连同目录加注释,共约45000字。文献主体约41000字,包括前言、正文和结束语三个部分。全文以《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习近平总书记庆祝建党百年“七一”重要讲话为遵循,前言阐明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后记宣示中国共产党向何处去;注释对文中的简称等作了说明;正文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理想不懈奋斗、具有强大领导力执政力、始终保持旺盛生机和活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五个方面,系统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

  时势造英雄,盛世出华章。这一部重要文献,格局上,立意正大光明,视野深邃宏阔,情怀博大深厚;逻辑上,论点堂正鲜明,论据丰富扎实,论证清晰严密;文辞上,语言行云流水,比喻生动贴切,篇章严丝合缝。通篇读下来,真正感觉口舌生津、醍醐灌顶、酣畅淋漓,不愧为百年大党的如椽大笔,不愧为百年党史的丹青书写,不愧为政论文稿的瑰丽高峰。

  百年历程 砥砺前行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人民始终不屈不挠、奋力抗争,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求索。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中国人民的伟大觉醒,1921年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点亮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光。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摆脱了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它像光芒四射的灯塔,指明了中国人民前进的道路和方向。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她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团结带领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百年披荆斩棘,百年风雨兼程。这100年,是人类社会充满动荡和剧变的百年。既有生产力极大发展、社会空前变革、人类文明巨大进步,也有战乱频仍、生灵涂炭、人类文明遭受极大破坏;这100年,是中国发生沧桑巨变,换了人间。这一巨变的根本原因,在于有了中国共产党,在伟大建党实践和百年奋斗实践中,形成并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鼓舞和激励中国共产党人拼搏奋斗、砥砺前行;这100年,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奋斗、牺牲、建设、创新的百年。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100年,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的50余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领导人民开辟了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得到了中国人民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执政党!

  重要文献 彪炳史册

  这部重要文献,深刻解答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为什么”的核心命题。文献以大量史实和详实数据,详细介绍了党从诞生之日起,坚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坚决把“人民”深深融入自己的血脉,始终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的主题,坚持以伟大的自我革命引领推进伟大的社会革命,团结凝聚亿万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书写了光耀千秋的英雄史诗。历史已经证明、未来继续昭告,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是为实现理想不懈奋斗的政党,是具有强大领导力和执政力的政党,是始终保持旺盛生机和活力的政党,是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的政党。

  这部重要文献,系统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深层逻辑。一切事物发展都有逻辑可循,政党也是如此。文献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艰辛奋斗历程,深刻揭示: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这是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逻辑和胜利密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这是我们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理论逻辑和创新底气;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实事求是的正确路线和战略策略、贯彻落实、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这是我们枝繁叶茂、乘风破浪的实践逻辑和内生动力;传承中华民族追求和平、和睦、和谐的优良传统,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中国共产党有这样的大胸襟、大格局、大担当,理所应当地赢得胜利,顺理成章地赢得未来。

  这部重要文献,醒目树立了中国共产党“如何看”“怎么干”的典范样板。文献不仅正大光明地亮出了共产党的旗帜、立场和观点,而且毫无保留地贡献了共产党战胜艰难险阻、不断成长壮大、取得辉煌成功的路径、方法与举措。在这部文献中,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同实际结合、同群众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掌握有力的思想武器;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如何创立和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用理念主张更用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如何把民主从价值理念转化为扎根中国大地的制度形态和治理机制,领导人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形成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如何既锚定远大目标又脚踏实地,全面客观地分析研究形势,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和任务、政策和路径,实现以试点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的良性循环。可以说,这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版教科书,是一个政党取得执政地位、履行执政责任、迈向伟大光荣正确的精彩案例集。

  这部重要文献,正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宣告什么”“启迪什么”的世界价值。文献重申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向世界作出的五个“庄严宣告”,重申了32个字的伟大建党精神,重申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重申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这是对历史的承诺,它昭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的信心与决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定走出的既促进自身发展、也为世界和平发展稳定作出贡献的道路,无疑具有弥足珍贵的世界价值。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切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奋斗的政党。

  这部重要文献,全面阐述了坚持多年探索形成新型政党制度“领导合作”“执政参政”的政党关系。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制度,能够真实、广泛、持久地代表并实现最广大人民和全国各族各界的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只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有效克服了政党之间互相倾轧造成政权更迭频繁的弊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处于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善于听取意见,乐于接受监督,勇于接受批评。各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积极参与国家政权建设和国家大政方针制定,在促进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不懈努力和探索,我国的多党合作方针和制度已经建立和巩固,并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之中。“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和民主党派成员的集体智慧结晶;“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进一步激励了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新型政党制度”的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中国的多党合作新型政党制度重大创新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胸怀忧患 继续奋斗

  面对胜利顺利,中国共产党力戒骄傲自满,保持奋斗精神。回首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没有躺在功劳簿上沉湎过去,没有在喝彩声、赞扬声中丧失斗志,而是时刻保持清醒认识,安不忘危,继续奋斗。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太多的困难、挫折、失败,甚至一度濒临被敌人消灭的危险境地。但共产党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不畏惧、不退缩,迎难而上、勇往直前,永不言败、愈挫愈勇,一次次在困境中发展壮大、在绝境中突出重围、在逆境中毅然奋起。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如何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

  面对成绩与成功、鲜花与掌声,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和居安思危的忧患,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百年历史反复警示,越是如意如愿的时候越要谨小慎微,越是顺风顺水的时候越要战战兢兢,越是平安平稳的时候越要朝乾夕惕。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与时俱进推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是共产党始终保持肌体健康和生机活力的内部逻辑和青春秘诀。

  奋进新时代,奋斗新征程,前景光明辽阔,前路不会平坦。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时刻保持顺境之忧,无事不忘深忧,遇事常思隐忧,确保强国之路行稳致远。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这部文献,带领我们从中国共产党的过去,解释中国共产党的现在,展望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在旧上海的石库门诞生,从浙江嘉兴南湖启航,一路坚守初心使命,一路艰难曲折辉煌,一百年,大道沧桑;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前路不会平坦,前景光明辽阔。

  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深入学习中共党史、深入学习重要文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赓续发扬光荣传统,与中国共产党多党合作,勠力同心,同舟共济;前行不辍,初心不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光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