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6-05-31
一、新媒体的传播特点与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内涵
(一)新媒体的概念以及传播特点
所谓新媒体是与传统媒体相对的概念,它指的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体形式。从传播网络的角度说,它包括有线互联网、wifi互联网、3G和4G移动互联网。从传播终端的角度看,它包括以PC为终端的媒体、以笔记本、平板和手机等载体为终端的移动媒体以及户外媒体等。
新媒体主要具有开放性、包容性、传播的便利性和即时性、交互性以及传播的非中心性等特点。
(二)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内涵
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民主党派理论体系建设,其核心在于“从民主党派的特质、地位和特点出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从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战略高度,着重构建中国特色的参政党理论体系”;[1]二是民主党派政党文化建设,其要旨在于民主党派的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主要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
基于对民主党派思想建设内涵的界定,民主党派的思想理论和核心价值是政党文化的“内隐”层面,而理念、价值观的文化“外显”层面则表现为通过参政议政、社会监督等具体行为实践对政党理论、核心价值的坚守。因此,如何利用新媒体实现上情下达(理论和政治宣传)、下情上传(社情民意采集)、整合资源、汇聚智慧、参政议政、社会监督、提升影响是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具体内容。
二、民主党派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工作的现状
民主党派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工作的现状可以做如下简单概括:
1.拥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渠道和平台,形成了跨媒体的传播体系。
从传统媒体的占有角度看,各个民主党派基本上都拥有自己的报纸、杂志或出版社,成为党派思想建设的重要载体。
从新媒体平台的搭建看,各民主党派中央、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委员会都拥有自己的门户网站,形成了覆盖中央和省、直辖市的二级门户网站系统。许多区县级党派组织也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构成了三级门户网站的传播格局。
2.搭建了包括QQ、微信等社交媒体在内的民主党派信息发布、思想研讨平台。
以微信为例,在党派中央层面,民盟、农工党、致公党中央都开通了微信公众号。[2]笔者对民主党派微信公众号使用情况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省级党派组织中,开通微信公众号的依次为民盟、民进、农工(并列)、民革、致公、民建、九三、台盟(见表1)。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各民主党派基层区县级以下在新媒体平台的利用上积极性较高。[3]
表1.各民主党派中央及地方委员会、支部组织微信公众号统计表
此外,其它统计显示,民主党派开通的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互动平台6525个,在民主党派思想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
3.利用社会上有影响的网站和新媒体平台进行思想建设。
全国80多万民主党派成员中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人士近8万人。[5]在“两会”期间利用网络论坛、微博与网民交流互动,实现参政议政也成为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一个重要体现。如人民网推出了“民主党派微博群”,8个民主党派的近50名党员进驻人民微博。此外,中国网政协频道开设了政协频道,并在此频道下开设了党派专栏,为民主党派提供了提案和观点的展示平台。
三、民主党派利用新媒体加强思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民主党派在使用新媒体加强思想建设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民主党派在新媒体使用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如有些民主党派中央至今还没有开通微信公众号,而运营手机新闻客户端的民主党派也只是极少数。
2.尚未完全形成全面、系统、覆盖范围广泛的立体传播系统。主要表现在有不少民主党派在跨媒体、跨平台建设方面还没有跟上新兴媒体发展的步伐,一些新媒体平台也还没有覆盖到基层。
3.在搭建新媒体传播平台的过程中忽视了民主党派系统内部“自媒体”平台的培育和利用,难以发挥党派系统内网络参政积极分子的作用,限制了民主党派影响力的发挥。
4.基层组织缺乏专门的新媒体运营管理人才,也缺乏相关的资源和资金,其微信公众号的建设除了转载党派信息外,缺乏专业性和自身特色。
5.没有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新兴传媒平台的交流互动特性。比如,民主党派的门户网站虽然设置了互动交流版块,但实际上基本上没有交流与互动的内容。而民主党派的微信公众号基本上是属于单纯的信息发布和党派知识传播平台,读者或用户无法对其发布的内容进行评论,编辑、内容作者与用户之间也无法就相关内容或问题形成交流、讨论。
6.民主党派在思想建设内容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上创新不足,未能根据传播载体和平台的不同生产出与之相适应的内容,或者运用多媒体、数据可视化等新的表达方式吸引用户或党员的注意。
四、民主党派利用新媒体加强思想建设的建议
(一)平台建设
新媒体传播平台的构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党派官方自有平台的建设;二是社会平台的利用;三是党派“自媒体平台”的建设。
1.民主党派官方传播平台建设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进一步完善民主党派多媒体、跨平台的传播体系建设,并形成“一纵一横”的立体新媒体传播网络。纵向上,“实现省、地市、支部三级连接,实现信息报送与播发联动,进一步扩大民主党派网站信息范围。”[6]横向上,在三级组织传播平台建设层面分别实现党派组织传播系统之间的沟通与链接。
(2)加强对民主党派中央门户网站的建设,使之成为一个综合性、包容性、扩展性、互动性的理论学习、信息发布、思想研讨、互动交流平台。比如,在门户网站上建立可以扩展的党派成员个人专栏,将个人专栏与党派成员的个人博客、微博等自媒体平台进行链接,使民主党派成员能够把自媒体上的内容同步发送到党派门户网站上的个人专栏中,并在功能上实现网民、党员与个人专栏作者之间直接的交流互动。
(3)充分利用新媒体及时性、互动性等特点,强化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效果。
如利用门户网站发布信息、共享党派资源;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理论学习、社会调研、参政议政等方面的交流、讨论。
2.社会传播平台的利用
一是要利用社会传播平台广泛搜集民意,集中社会智慧,提高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水平。二是利用社会传播平台,推广参政议政、社会监督的成果,扩大民主党派思想理论的影响。
3.扶持和培育民主党派“自媒体平台”
充分利用民主党派的人才优势,鼓励、扶持有能力、对参政议政有热情的党内人才创办自媒体平台,培养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意见领袖”,进而扩大党派自身的影响力。
(二)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一是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引入新兴媒体经营管理人才和团队,以专业化的方式运营民主党派的新媒体平台。二是吸引新媒体代表人士进入民主党派的组织。三是要借助民主党派内部已有的传媒经营管理、内容生产人才,对民主党派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建设提出专业性建议。
[1]张美云:《民主党派思想建设方法论》,《政党制度》,2010年第6期
[2]《民主党派也“玩”新媒体》,参见《党派纵横》网站及其微信公众号
[3]说明:本文的统计结果排除了能够检索到微信号却无内容的微信公众号。
[4]《民主党派也“玩”新媒体》,参见《党派纵横》网站及其微信公众号。
[5]杨琳:《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新征程》,《瞭望》,2012年第17期,第32-33页
[6]农工党黑龙江省理论研究点课题组:《利用新媒体加强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思想工作的探讨》,《前进论坛》,201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