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履职 | 周帆的履职手册

发布时间: 2023-12-19 来源: 上海静安

周帆,上海市第十五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静安区第一、二届政协委员,闸北中心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农工党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支部主委,曾荣获2010年度和2015-2016年度的“上海市三八红旗手”,首届“上海市区域名医”、2021年度“静安工匠”、上海市静安区优秀政协委员、2023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

“我自己都要放弃自己的时候,周主任没有放弃我。”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疾病,堪称血液系统第二大肿瘤,多发于老年人,且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仍无法治愈。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仅有的两种方法,而对于65岁以上不适合移植,且身体伴有多脏器不全的无法化疗的患者,却要面临着无药可医的局面。如何才能使这类患者的生命得到延续、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周帆带领团队探索出了节律性化疗的方式,诊治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为这部分患者的生存带来一线生机。

“周主任,我来复诊了,今天想让您帮我看一下这次的检查结果。”作为血液肿瘤科的老病号,程阿姨每个月都会来挂周帆的专家门诊。与其说是定时随访,对阿姨来说更像是“回娘家”。

2010年程阿姨被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当时因为有严重的心功能不全,且伴有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不能耐受常规剂量的化疗方案。家人为此奔走四方、各处求医,后经人介绍来到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血液肿瘤科,周帆应用节律性化疗方案给她进行了治疗。半年后,不但肿瘤负荷大大下降,心功能也随之好转,心包积液、腹腔积液也慢慢减少。

如今,13年过去了,程阿姨的病情控制稳定,日常生活也和常人一样。她说:“当时刚被确诊的时候,感觉天都要塌了。由于病情太重,常规的化疗耐受不了,就在我自己都要放弃自己的时候,周主任没有放弃我。”

节律性化疗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疾病的研究结果,也被国外知名杂志所发表并作为治疗方案录入《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0年第六届“上海市抗癌科技奖”评选中,团队关于《节律性化疗诊治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被评为三等奖。在2021年度上海医学科技奖评选活动中,团队关于《多发性骨髓瘤诊疗新策略及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荣获三等奖。

这些年来,程阿姨也见证了周帆职业生涯的不断提升,职称和职务的改变让她工作变得更忙,但不变的仍然是这份医者仁心的守护和坚持。在程阿姨的印象中,周帆从来没有准时下班过,不论多晚,病房的危重病人她都要一一看过才会安心离开。

主动给患者留电话,服务患者群体扩至长三角

2019年,在静安区卫健委领导下,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牵头成立长三角区县血液联盟。联盟自成立以来,通过举办线上线下义诊、继续教育项目和大咖云会诊等活动,为长三角区县医院血液肿瘤疾病,特别是多发性骨髓瘤的规范化和疑难病的诊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惠及了许多长三角地区的血液病患者。

来自浙江杭州的余先生2014年被确诊多发性骨髓瘤,在当地治疗了一个疗程后,不仅四肢乏力,同时伴有全身浮肿。入院后,周帆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严格控制患者出入量,待患者水肿改善后,调整化疗方案。经过治疗,患者骨髓瘤及淀粉样变性疗程均达完全缓解。受益于长三角区县血液联盟的发展,余先生无须反复往返于上海及杭州之间,仅需口服化疗药物,相关复查的检查检验报告在线上就能得到解答。参照最新国际标准,余先生骨髓瘤疗效已达MRD(微小残留病)阴性,现已停用所有抗骨髓瘤药物。

为了方便对血液病患者长程管理,周帆把自己的手机号码主动留给患者,并且24小时开机,解答患者及家属的各种问题。随着患者数量不断增加,来咨询的电话和微信也越来越多,患者群体也从上海本地辐射到长三角地区,但无论每天多忙,周帆都会抽出时间一一回复。

长三角区县血液联盟成员单位从成立时的8家发展为50余家。2023年,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血液病学专委会长三角分会正式成立,周帆当选主任委员。

回首二十年,栉风沐雨仍须砥砺前行

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血液肿瘤科成立于2003年,在长征医院血液科及侯健教授的帮带下,团队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逐渐成为以“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诊治”为发展方向的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

在周帆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血液肿瘤科成立至今,共收治各类血液病人10万余人次,年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等患者超过1900人次,难治患者缓解率可达到45%—50%,与国际水平持平;而中位生存时间(生存率50%所对应的生存时间)则超过国际水平。

科室现拥有医护人员30余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医师中硕士学位以上占90%(在读博士1名)。病区开放病床60张,其中百级移植病床8张。获得市区级科研课题立项2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部级6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2篇,主编专著1部。

回顾二十年科室的发展历程,周帆说:“有太多难忘的瞬间:第一次和肾脏科一起抢救重危多发性骨髓瘤肾衰患者,完成第一例自体干细胞移植;第一次获得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最想说的就是感谢、感恩,感恩行进路途中每一位支持团队的前辈和领导,感谢团队每一位成员的共同努力,也感谢每一位病患和家属的信任与重托,前路漫漫,唯有奋斗!”

“上海农工党”微信公众号连线周帆,带您翻开她的履职手册!

组织开展形式丰富的社会实践

作为农工党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支部主委,她高度关注支部党员的基本生活,特别是离退休党员。组织支部委员和党员代表及时看望、慰问生病住院党员,及时送去组织的温暖和关怀。结合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重阳敬老节、国庆节、春节、元宵节等节假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 “冬送暖,夏送凉”慰问活动,进一步团结和凝聚广大党员,给党员送去慰问礼品和节日祝福。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全面提升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政治保证。带领支部党员坚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意见,帮助科室职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促进业务工作的开展,不断提升支部凝聚力。

积极建言献策,切实履行党员职责

她组织支部党员积极参加反映社情民意的征文活动,力争被农工党中央、全国政协、市政协、农工党上海市委、区政协、区委统战部等部门录用或批示,切实履行党员职责。始终围绕“人民健康”这一民生主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在疫情期间,她率先提出“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获优秀提案。此外“建议尽快建立上海发布——全市发热门诊流量查询”建言获得上海市委办公厅的采纳,并被新民晚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刊载报道。她撰写了多篇社情民意被市政协、市委统战部等多部门采纳,彰显了作为农工党党员的社会责任感。

组织支部委员积极参加农工党区委和卫健委党工委的“双月座谈会”,鼓励广大党员既要立足本职工作、努力奋斗、钻研业务知识,在业务和技术上取得显著成绩,又要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反映社情民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每年度召开的职代会上,作为医院职工代表对医院院务公开进行民主监督,结合本职工作,适时提出意见建议,履行党派职责,推进本院工作向上、向好发展。

热心投身社会公益

她热心公益实践,在2022年医院举办的劳动竞赛“健康科普作品宣讲和科普达人评比活动”中,作为专家组成员利用工作外时间尽心尽力,悉心指导,为活动的开展提出很多宝贵建议,闸北中心医院荣获区卫健系统劳动竞赛优秀案例评比一等奖,并代表静安区参加上海市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优秀项目评比,给支部成员起到模范引领作用。

在疫情期间,她义无反顾冲在静安区新冠定点医院救治第一线,积极动员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和农工党全体党员,全力配合各级部门实施各项救治工作,在封闭管理长达2个多月的时间里,积极参与区、院两级的专家会诊,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