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人物专访 >>稿件

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 | 张民权:千帆过,归来仍少年

发布时间: 2024-11-05 来源: 解放日报

11月1日,在解放日报第81届文化讲坛上,农工党党员、著名主持人张民权被解放日报社授予新时代文化志愿者证书。作为首批成员,他代表上海文艺戏剧“74级”倾情回忆了50年艺术生涯的酸甜苦辣,并与中青年名家共同探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974年,上海沪剧、越剧、淮剧、歌(舞)剧、儿艺、评弹、木偶等7个文艺院团陆续招生,共开办了8个学馆。各家剧团的前辈大家、业务骨干深入上海各区及远郊乡村,层层选拔,从成千上万名中小学生中遴选出300余人,录取为学馆学员。

张民权考入上海歌剧院学馆歌剧班时18岁,“学馆是我的艺术梦开始的地方,五十年不曾忘记。”他回忆道,“那时候,歌剧班要先学京剧,跟京剧院的老师练毯子功、翻跟斗。我们这个班的同学年龄都比较大,很多同学都练骨折了,但大家还是很认真。”这份对艺术的执着一直延续到他们此后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

张民权演唱歌曲《鸿雁》

“鸿雁向苍天,苍天有多遥远……”一曲《鸿雁》唱罢,张民权动情地说:“每次唱这首歌,我都会想起74级的同学们,不管南来北往飞向何处,五十年前艺术梦启程的经历永远留在我们的生命里,我们要感谢老师,感恩观众。”

在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10周年之际,10月15日,张民权作为上海文艺界代表在解放日报举行的座谈会上畅谈对新时代文艺事业传承与创新的思考和感受。

他在会上表示,“74级”是在特殊年代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现象。我们这批人真正成长起来是在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改革开放后,中国文艺又一次走向繁荣,文艺百花园灿烂绽放。老一辈艺术家竭尽全力教我们,使我们得到了充分的艺术滋养,用评弹演员秦建国的说法,就是“奶水吃得很足”。

“74级”中涌现出许多剧种的领军人物,比如茅善玉、蔡金萍、王作欣、秦建国、陈燕华、周洁等。这得益于改革开放之后,文艺的春风使我们这些学生能够受到很好的滋养,更要感谢我们的老师们扶着新人上马。

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今年10月,时逢上海提出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一周年,我们这些当年非常青涩、带着稚气的少男少女,如今都已经是年过花甲的老人,我们也要向老一辈学习,竭尽全力帮助年轻人,薪火相传。60岁是一个甲子,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愿意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