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12-27 来源: 上海农工党
前言
2024年,农工党上海市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守使命担当,积极作为,不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聚焦队伍培养强根基,聚焦特长发挥强履职,聚焦阵地建设强活力,各项工作实效不断增强。
今天,我们一起回顾农工党上海市委的2024。
一、共护一江水,同绘新画卷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杨震,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王路相继率队来沪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专题调研。农工党市委充分发挥界别特色优势,动员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参与,通过深度座谈,深度走访,深度调研等方式为农工党中央的民主监督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与保障,为推进长江生态建设,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二、强化精神引领,进一步凝心铸魂聚力
为进一步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11月7日,农工党市委举办“理享汇”——统战理论研究&随手拍作品故事分享会。邀请理论研究骨干党员和 “奋斗着的上海,奋斗者的上海”农工党市委随手拍、随心阅专题活动获奖党员进行分享,并颁发了《前进论坛》发行工作先进单位荣誉证书和随手拍、随心阅专题活动荣誉证书。11月20日,农工党市委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展示暨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颁奖典礼举行,发布了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工作巡礼视频《同心奋进》,介绍了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开展情况。会上,举行了农工党市委思想政治流动站大宁社区示范点启动仪式,颁发了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一、二、三等奖、优秀组织奖和先进组织奖。
三、开展纪律学习教育,筑牢法纪观
6月至8月农工党市委全面开展纪律学习教育。市委领导班子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时间集中学习纪律学习教育相关文件精神并召开领导班子谈心谈话专题座谈会。市委用严格教育管住“关键少数”,对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加强纪律学习。各级组织开展专题研讨会、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洁教育基地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整理纪律学习教育动态8期。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基层,开展宣讲教育和谈心谈话35次。实现全市16个区级组织内部监督委员会全覆盖,进一步完善监督框架和机制。
四、践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缔结合作新篇章
为践行各民主党派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要求,6月20日,农工党市委与中共徐汇区委签署了对口联系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就建立对口联系合作沟通协调机制、搭建知情明政合作平台、聚焦生命健康和绿色低碳事业发展、夯实人才队伍建设等重大合作内容达成共识。农工党市委将始终秉持贴近大局、融入大局、服务大局的理念,不断深化与中共徐汇区委的务实合作,充分发挥农工党智力密集、人才荟萃和联系广泛的优势,持续助推徐汇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五、打造履职强军,彰显使命担当
农工党市委始终将履职能力建设放在重要地位,积极贯彻农工党中央“履职兴党”战略,通过加强各类培训,持续强化党派人才队伍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履职能力提升方面成效显著,为参政党自身建设发挥了关键的引领作用。
6月,农工党市委创新举办“高校及科研院所参政议政骨干培训班”,迈出打造参政议政主力军、生力军、劲旅铁军的重要一步,有力增强了骨干党员参政履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农工党党员们心怀“国之大者”,立足“四个放在”,践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升自身建设能力水平,彰显服务大局的使命担当,为推动农工党市委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参政议政工作注入了新活力、新动力。
六、发挥界别特色,调研汇聚合力
高度重视中共上海市委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政党协商,紧扣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培育新质生产力等重大议题,注重发挥农工党界别特色,深耕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积极建言。聚焦追踪绿色航运主题,联合民进市委召开重点调研课题研讨会,形成《双碳目标下本市船舶航运绿色能源变革战略和技术路径研究》专题报告,共同助力提升上海绿色航运能级。广调研深挖掘,由主委领题开展“加大绿色电力供给服务高质量发展”课题研究,为进一步扩大绿电供给规模,积极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切实有效的决策参考。
七、选培育用一体化推进,加强代表性人士队伍建设
2024年,农工党市委认真实施“人才强党”战略规划,一体化推进人才的发现、培养、推荐和使用,进一步巩固党派人才优势。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各种教育培训工作,如市委委员培训班、新党员学习班、党务研修班、中青年骨干学习班等,通过调研座谈、授课讲座、研学交流等形式,着力构建渠道宽、内容实、范围广的教育培训工作制度,科学设置培训内容,确保培训取得实效,不断提升各层次党员的能力建设,使党员干部在培训中学有所思,学有所悟,进而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并积极向外推荐、选送优秀青年代表性人士参加各级培训、社会任职和选树评比。对进一步扩大农工党影响力,持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八、情系民生,实事暖人心
农工党市委积极践行社会服务,民生实事项目辐射上海市内外。在上海,“文艺小巴”驶入小东门社区,农工党党员音乐家们带来精彩节目,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在浦东新区、金山区、宝山区等地积极组织开展大型义诊活动,为近2000人次提供专业医疗服务,受到了广泛好评。走出上海,农工党市委立足医药卫生特色,组织医疗专家赴江西省景德镇市、青海省玉树市、辽宁省本溪市开展健康帮扶活动。其中,为推深做实“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工作,经农工党市委的协调,交大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与毕节市黔西市人民医院建立健康帮扶结对关系,将大力改善黔西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助力乡村振兴。
九、持续深化能力建设,机关工作提质增效
今年上半年,农工党上海市委与农工党北京市委围绕机关建设的经验做法和相关品牌打造工作开展座谈交流。会上,有关同志介绍了两地机关在制度建设、干部培养、工作创新等各方面的经验。对照农工党全国机关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京沪两地共同探讨了加强民主党派机关建设的工作规律。会后,农工党上海市委还协助农工党北京市委完成了党派机关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两地以本次调研为起点,多互动、多交流,共同提升机关建设质量与水平,为打造“六型机关”夯实基础。
十、打造青年干部成长成才新阵地
农工党市委2024年创新机关干部的交流、锻炼、轮岗,机关在历年“送出去”的基础上,实现“请进来”,借调一名基层组织党员骨干到市委机关工作学习,呈现干部有成长、组织有发展的共赢效果。为加强对青年干部培养,理论实践相结合,5月,市委机关在黄浦区委党校专家的带教下,以“行走阅读”的形式,组织机关青年溯源浦江外滩两岸建筑文化背后的“五四”红色历史;创新学习形式,农工党市委以机关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为支撑,结合“新质生产力”专题,持续推进理论学习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