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4-24 来源: 上海农工党
聚焦主界别、立足主阵地,“上海农工党”推出医“声”专栏。
求医问药的事,是民之关切所在。头疼脑热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身体有恙?有人为你嘘寒问暖!有人为你解惑支招!
医者仁心、伴你左右!愿健康与你我同行!
于雅君
上海市第四康复医院主管护师
我们的祖先通过生活实践,不断探索和总结人体生命活动的奥秘和预防疾病、保健延年的知识,经过历史长河的孕育积累,成为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养生”理念。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针对“养肺”的六字诀养生法,让这一古老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的光彩。
一、什么是“六字诀”?
“六字诀”,作为我国传统养生发的精髓之一,其独特的核心在于六个富有韵律的字音:“吹(chuī)、呼(hū)、唏(xī)、呵(hē)、嘘(xū)、呬(sì)”。这些字音通过不同的发音技巧和口型变化,配合唇、齿、喉、舌的细腻用力,激活并协调身体内的脏腑经络与气血流动。这是一种将深层的吐故纳新与优雅的动作相结合的导引艺术。
借助这种独特的呼吸训练,我们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能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使其成为一项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的卓越养生之道。
二、“六字诀”的由来
在风雅古朴的南北朝时期,才华横溢的隐士陶弘景,不仅对医学有着深厚的造诣,更是养生之道的卓越追求者。在他的经典著作《养性延命录》中,有这样一段精妙绝伦的记载:“在进行气功修炼时,应以鼻缓缓吸入清新的空气,以口轻轻呼出体内的浊气,这种细微而深长的呼吸,我们称之为长息。吸气的方式仅有一种,即吸。而呼气的方式则有六种,分别是吹、呼、唏、呵、嘘、呬,这些都是排出体内气息的方法。”
陶弘景还细致地说明了六字诀的医用价值:“对于心脏病患者,若身体感受冷热交替,不妨练习吹、呼二气,以平衡体内的阴阳;若肺脏不适,胸部感到胀满,则可练习嘘气,以通畅气机;若脾脏有病,体表游走风邪,瘙痒难耐,可练习唏气,以舒缓不适;若肝脏不适,眼睛疼痛,心情忧郁,不妨练习呵气,以疏肝解郁。”
而在辉煌的唐代,被誉为“药王”的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更是在其医学巨著《千金要方》中,对“六字诀”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与扩展。孙思邈不仅深入探讨了“六字诀”的养生原理,还详细说明了其练习方法,为“六字诀”在防治疾病方面的应用构建了坚实的理论基石,下面来学习六字诀的训练方法。
三、“六字诀”具体训练方法
时长:3分
“六字诀”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预备动作+口型动作+肢体动作。
(1)预备动作:“六字诀”的入门动作是“扣齿咽津”,即上下咬合叩击牙齿和吞咽口水的动作。别小看这准备工作,有助于使人快速进入练功入定状态,为下面的训练做好准备。
(2)口型动作:此部分也是“六字诀”的核心,用“吹chuī、呼hū、唏xī、呵hē、嘘xū、呬sì”六字所对应的口型和发音,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和按摩。牢记此六字,配合着呼吸,在呼气时逐一进行发音及口型的训练。
(3)肢体动作:“六字诀”的肢体动作起着引导气血的作用,要柔和、舒展、自然,切忌用力。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发布的具体完整的训练步骤为:预备式→调息→嘘字诀→呵字诀→呼字诀→呬字诀→吹字诀→唏字诀→调息→预备式。
四、“六字诀”训练的意义
我国中老年群体比例日益增加,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六字诀”作为一种传统的养生法,因其简便易学、动作温和、适用性广等优势,深受中老年朋友的喜爱,满足了他们的健身需求。
研究表明,“六字诀”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具有显著的康复功效,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呼吸功能、肺活量以及运动耐力,进而提高整体生活质量。此外,在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中,如抑郁、焦虑、失眠等问题,“六字诀”同样展现出了积极疗效,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