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艺术长廊 >>杂文撷趣 >>稿件

衣着也要无忧

发布时间: 2015-06-25

眼下,“食”一出问题,立刻会满城风雨,而“衣”如果出点问题,却往往风平浪静。难道“衣”的安全就不要紧吗?

  纺织品,比如服装、居家用品的安全,虽不像食品危害那样来的直接,但日积月累,有害纺织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很大,可以说是“慢性杀手”。

  纺织品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甲醛超标。实验证明,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时,会严重刺激呼吸道,导致水肿、头痛,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高浓度甲醛还是一种基因毒性物质。实验动物在实验室高浓度吸入的情况下,可诱发某些癌症。

  甲醛的危害,一般人都知道些,但为什么还要用?

  因为它能防皱、防缩,改善手感,还能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尤其是大家喜欢的纯棉纺织品,使用就更普遍。虽然我国早已研制成功不含甲醛的各种织物整理剂,但含甲醛的纺织印染助剂便宜,效果又好,一直是不少纺企的“宠儿”。不久前,上海、北京、广州和浙江等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多批次服装质量抽检结果显示,不少国际大牌上了质量“黑名单”,尤其是今年6月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也公布了16款不合格童装品牌,迪士尼、阿迪达斯等均有上榜。

  从各地工商质检部门的抽查情况来看,服装质量问题主要包括甲醛超标、PH值超标、色牢度问题、纤维含量不达标等。

  大牌尚且如此,那些小牌、杂牌、冒牌就可想而知了。

  上海曾经是中国纺织业的摇篮,又十分注重生活品质,应该以自己的方式,对有害纺织品说不,阻止其进入千家万户。好在纺织品的安全远没有食品安全那么复杂,我们不妨就从纺织品去甲醛化做起,一点一点来提高中国纺织品的品质。

  纺织品是老百姓的必需品。政府应该比照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力度,对安全纺织品的生产企业,给予税收、信贷等方面的扶植。企业也应该明白,纺织品的安全、环保是大势所趋,着眼未来,现在出手,正是树立品牌形象的好时机。

  纺织业在上海占比已很小,但这样的示范意义可不小,上海应该带好头,牵头组建安全纺织品的企业联盟,把国内外知名的纺织品牌聚在一起,共同践行对老百姓的健康承诺。

  这个联盟应建立一个诚信系统。可以根据纺织品类型进行相应的查询,比如服装,不仅可以查询某品牌产品的基本信息,还能查询历年来工商质监的检查结果,让大家清楚它的诚信状况。

  这个联盟应根据国内外纺织品的标准,进一步优化安全纺织品的标准,对甲醛、PH值、色牢度、纤维含量等关键指标,根据不同纺织品的用途,细化规定,尤其要突出对孕妇和儿童的责任。对符合质量标准并经检验合格的产品,统一使用安全纺织品的标志,避免鱼龙混杂。促进产品升级,压缩有害纺织品的生存空间。也让老百姓一目了然。

  这个联盟应建立信用基金,对消费者因联盟内企业产品质量问题的索赔,要先行赔付,以方便消费者的维权,同时,设立黑名单制度,定期清理门户,并对外公布,让企业珍视名声,不因小失大。

这样的事,上海应该也可以有所作为,毕竟让老百姓“衣着无忧”不是小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