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艺术长廊 >>杂文撷趣 >>稿件

米兰世博会:在“摆桌子”

发布时间: 2015-04-08 来源: 联合时报  作者:沈建华  

  列车直接进入机场地下,这里没有关于世博会的任何提示。已经到了这个关头,我们的意大利朋友不“擦玻璃”,不“吸地毯”,也不“粉墙壁”或“换墙纸”,更没有“重新装修”一下,只是在那“摆桌子”,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羊年春节在意大利旅行,从罗马开始,租车沿A1高速一路北上,到了后半程,还了车子,改乘火车。在市内活动时,除了利用公共交通,更多的是在卫星导航系统帮助下用脚“丈量”意大利的城市和景点,结果发现步行还是效率最高的系统,也能看到更多的东西。

  米兰是此行最后一站。从威尼斯开往都灵的列车在米兰停车5分钟,列车在暮色中抵达米兰中央火车站,根据上海世博会经验,以为下车后一定会有浓浓的世博气氛,因为距离开幕只有不到100天了。待下了车,发现站区内灯火通明,然而和世博有关的物件,海报、旗帜、吉祥物一件也没有发现。

  第二天上午,我们前往市中心大教堂广场(Piazza del Duomo)。米兰的主要景点,如米兰大教堂、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拱廊、集市广场、斯卡拉歌剧院都在咫尺之间,圣母玛利亚感恩教堂(Santa Maria delle Grazie)也不太远。我用心找寻和世博会有关的东西,结果为零。接着在名牌店集结的蒙特拿破仑大街一带转,结果还是零。后来,终于从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大街(Corso Vittorio Emanuele II,市中心教堂广场周边第一环路的一部分)看到与之相交的一条并不起眼的小马路帕塔里路(via Pattari)上有米兰世博会五彩的EXPO标志和几十个参加国国旗,一路看下来大国中我们只见到美国国旗,东亚国家中只看到越南和韩国国旗,就是没有找到五星红旗,听说是在另一条马路上。

  次日我们前往城区西北部十五六世纪米兰统治者斯福尔扎家族的城堡,从城堡往西北,更远的地方就是建设中的世博园区。途经城堡外围的路易吉·卡多尔纳广场(Piazzale Luici Cadorna),广场上竖着两组米兰世博会五彩色“搅里棒”。

  城堡正门的广场上有意大利统一战争英雄朱塞佩·加里波第的骑马戎装铜像,铜像背后,矗立着两座尖顶的玻璃建筑物正对着马尾方向,有点像温室,门外牌子上写着“世博大门”(EXPO GATE),建筑物周边彩旗飘飘,广告牌连连。

  有一幅比较特别的广告牌吸引了我的注意,最上面画了一大堆餐具,下面是两行字,上面一行意大利文看不懂;下面一行是英文“LET’S SET THE TABLE”(让我们摆桌子吧);随后拿出手机用“谷歌翻译”一查,意大利文“PREPARIAMOLA TAVOLA”和英文意思完全对应。

  米兰世博会的主题是:“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Feeding the Planet,Energy for Life)”,七个建议性分主题(subthemes)分别是:食品安全、保障与质量的科学;农产品供应链的创新;农业与生物多样性技术;饮食教育;食品方面的团结与合作;满足更佳生活方式的食品;世界各文化与种族群体的食品,都是和食品及食品安全密切关联的。“摆桌子”,也算切题,然而只是“摆桌子”,够吗?

  进得古堡内部,世博会的气氛也就戛然而止,古堡后面是一个面积很大的公园,站在古堡里可以望见公园另一头的和平凯旋门。

  在米兰的几天里,在街头各处我们还是见到了一些和世博会有关的东西,尽管实在不是很多,例如:在共和国广场地铁站附近我们见到了新近铺设的自行车专用道,车道沥青是新铺的,白线是新划的;在圣母玛利亚感恩教堂附近,我们看到了人行道上两排崭新的出租自行车,每辆车上都有醒目的EXPO字样;在火车卡多尔纳北站,我们看到了新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在米兰的最后一天,我们按预约时间提着行李去圣母玛利亚感恩教堂看了达芬奇的壁画“最后的晚餐”,然后直接前往临近的火车卡多尔纳北站搭半小时一班的机场专列前往马尔蓬萨机场。在站外面又见到了世博的“五彩搅里棒”。列车直接进入机场地下,不知道机场外面是否还会有世博气氛,反正在机场大楼内部几层楼面上都不再有任何东西可以提示你:不到一百天后,这里就会有一场世博盛会,各方嘉宾会云集此地。然而已经到了这个关头,我们的意大利朋友不“擦玻璃”,不“吸地毯”,也不“粉墙壁”或“换墙纸”,更没有“重新装修”一下,只是在那“摆桌子”,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实在有点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