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直击两会 
 
在国家建言平台发出“上海声音” 在沪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备战”全国两会
2017-3-2 14:30:02

  围绕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建言“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百余名在沪全国政协委员立足界别实际、展开深入调研。委员们表示,要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讨论,力求在全国两会期间发出响亮的“上海声音”。

  2月24日,上海市政协举行赴京采访全国政协全会记者行前沟通会。会上透露,截至当天,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准备提交提案114件、大会发言39篇。

  “各项国家战略如何更好地实施是我的建言所关注的。”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上海市委主委郑惠强已准备了多篇提案和大会发言,其中既有关于增强自贸试验区制度配套性和协调性的建议,也有对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实现精准扶贫的思考。此外,郑惠强还结合自身观察和调研,提出当前推动创业创新“需要有耐心和专业”,他认为现在各地的创业类大赛数量过多,留给创业者思考的时间不足,应该多留点时间让创新创业者脚踏实地耐心思考,而不能将创业大赛变成“秀场”,希望政府有关部门适当控制各类创业大赛的数量,加大对原创精神的宣传推广和以及对侵权案例的警示教育,呵护好真正有潜质的创新创业好“苗子”。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今年5月在京召开,记者获悉多位委员的建言也聚焦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顺利实施,郑惠强提出我国可采取多项举措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全国政协委员黄震则提出可以依托“一带一路”深化国际能源合作,加强我国油气储备。此外,全国政协委员蔡建国还就“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议题提出有关促进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建议。

  “‘减负’喊了多年,学生们对此‘获得感’并不强,我想就此建言。”全国政协委员屠杰多年来关注给中小学生“减负”议题,今年他也将提交有关严格落实法规真正实现“减负”的提案,呼吁国家对相关法规落实情况用专项督导、重点巡查等形式施行严格监管,同时严肃治理以小学生参加校外辅导为对象的现象,并在学校内建立文化课辅导课堂,从“堵”与“疏”两方面共同缓解学生负担过重问题。

  “垃圾围城”不仅是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也日益成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对此,全国政协委员高美琴撰写提案,聚焦生活垃圾清运效率,提出合理调节城市公共财政资金对垃圾处理行业的补偿程度、健全生活垃圾回收体系、加强生活垃圾数据统计审核管理和信息化监管体系建设、建立闭环式的餐厨垃圾网络回收体系等具体建议,“城市生活垃圾的治理不仅关系城市环境是否美观,更与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希望这些建议能为职能部门提供参考。”

  据悉,2016年,103名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履职积极,建言踊跃。据不完全统计,委员们在去年共参加各级各类履职活动931人次。其中,102名委员全程出席全会各项议程,14名常委出席全国政协常委会议69人次,8名委员参加全国政协双周座谈会;出(列)席上海市政协各项履职活动752人次。全年共提交提案329件,其中79名委员向全国政协提交提案305件;8名委员向上海市政协提交提案24件。共有30名委员向上海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13篇,被采用编报7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