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备受关注的PM2.5标准尘埃颗粒即将纳入本市的空气质量标准。检测表明,PM2.5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建筑水泥尘等。最新调查显示:津沪渝等9地PM2.5超标严重,这些不到头发丝1/30粗的颗粒物,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土方车就是造成道路扬尘的最直接的“元凶”。上海目前约有千余建筑工地,每天要清运和回填的土方量超过10万吨。大多数土方车上装载的渣土高过了车厢,高速行驶中,掉落的渣土让路面斑斑点点。渣土干燥后,车轮一碾就变成灰尘,这造成了上海尘土颗粒的污染严重。
2012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已结束,环保部称直辖市及省会城市明年起将试点监测PM2.5。为此建议:
1、加强联合执法,集公安、环保、卫生、市政、城建整治专班每天督查,不能仅仅停留于各司其职。
2、加强对建筑工地、建筑垃圾、环境卫生、市政设施等管理;规范工地打围,所有裸露黄土全部用绿网覆盖;增配冲洗车和保洁人员,每天道路洒水压尘5次。从严落实各项文明施工和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对违规者一律停工整改,严管、严查、严罚。
3、建立绩效目标考核、责任追究、应急处置和奖优惩劣管理机制,使城市管理常态化。
4、以此为契机,在全市开展全方位整治建筑工地、拆迁工地及建筑垃圾、环卫清扫作业行为等,尽最大努力减少大建设过程中带来的道路污染,净化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