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学习 >> 稿件
谱写农村改革发展新篇章
2008-12-02 17:05  来源:上海农工网  作者:吴绍中  

  十七届三中全会全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结农村改革发展30年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顺应亿万农民群众的新期待,做出《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对指导当前和今后的农村改革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明确“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要求。到十六届六中全会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措施。到十七大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全面部署。
  十七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是党对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想的进一步细化,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奋斗目标。
  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如何推进,决定做出了具体的部署:一、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二、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这三方面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和部署,既切中当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又有力应付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为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勾勒了切实可行、富有可操作性的“路线图”。
  当前我国农村的改革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根本的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非常突出,无法适应构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紧迫要求。决定提出大胆制度创新、强化制度保证,其中“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制度”,从根本上破除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基础。全会提出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措施是: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采取了繁荣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社会管理,共八个方面的举措。
  长期以来,各地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通盘考虑,城乡发展二元比例结构长期存在,不仅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较慢,而且使城市发展特别是城市经济发展也面临后劲不足的问题,这样到头来必然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随着八项措施的出台,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步伐将不断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将不再遥远。在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进程中,8亿农民将分享到更多改革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