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天地 >> 党史研究 >> 稿件
读毛泽东对邓演达的评价
2010-09-26 15:59  来源:上海农工网  作者:王敏  

image

  正当我国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政通人和的世纪工程之际,迎来了中国农工民主党80周年华诞,可喜可贺!

  邓演达先生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创始人,他与中国农工民主党紧密相连。没有邓演达就没有中国农工民主党。今天,当我们在热烈庆祝80周年华诞的时候,当无人不缅怀先烈邓演达。

  关于对邓演达先生的评价,特别是在大革命失败后邓演达与中共关系的评价,“过去颇为敏感”。但现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历史的真实也逐渐得以显现,邓演达的光辉形象也更加光彩夺目。因篇幅关系,具体历史史实就不在这里写了,有兴趣的同志请参阅“有关大革命后邓演达与中共关系问题的研究”一文。本文仅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对邓演达的评价进行初步解读。

  评价之一:毛泽东在批注《新唐书》卷113《徐友功传》时这样评说:岳飞、文天祥、邓演达等人,“诸辈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岳飞、文天祥何许人也?这不是问题,只要是中国人几乎是无人不知。过去,甚至是几岁娃娃也能滔滔不绝地说出岳母刺字、岳家枪法、大战金兵,屡战屡胜,秦桧奸臣,十二道金牌等等这一系列故事。我国很多地方都建有岳王庙,纪念岳飞精忠报国,英勇杀敌,解民倒悬,年年香火不断。即使现在杭州西湖边上仍留有岳王庙,秦桧夫妇二人的铁人铸像跪在岳飞像前,供世人唾骂。文天祥也很有名,就是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朽名句的作者。他是南宋大臣,宦至右丞相兼密使。力战元军,被俘后逃脱,再战再被俘后写下的《过零丁洋》这首绝笔。全诗表达了他忧国忧民,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情怀,为世人景仰。毛泽东把邓演达与岳飞、文天祥并列在一起给与肯定,可见邓演达在毛泽东心目中的地位之高了。

  也许从这一个侧面,即从毛泽东所著的那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沁园春”中悟出些他对邓演达的评价。“惜秦王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对这些历朝历代著名的开国皇帝评价并不高,多是轻描淡写,并没有加上一个“伟”字给与肯定。何也?难道里面的原因不值得研究吗?我想也许可以从毛泽东所说的“以身殉志”的“志”中找出答案来。

  孙中山为救民于水火,拯救破败的山河,以反帝反封建为己任,创立三民主义,百折不饶,建立民国。邓演达从小就追随孙中山先生的主张,立志报国,在陆军小学毕业前夕即加入了同盟会。1919年(24岁)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毕业后即加入了支援孙中山革命的援闽粤工作,因作战勇敢,指挥有方,治军严明,很快地先后平叛了桂军沈鸿英、滇军杨茹轩、粤军陈炯明的叛乱,深受孙中山嘉奖,以后又协助孙中山筹建黄埔军校。他坚决拥护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全力贯彻执行。孙中山充满喜悦地赞誉说“干革命有两达(指邓演达、张民达),革命有希望”。

  他与蒋介石的矛盾,是因为蒋彻底背叛了孙中山的伟大遗志,背叛了革命,完全站在大地主和官僚大资本家一边,镇压工农,屠杀共产党人和民众。蒋介石拿出30万大洋捉拿邓演达。1930年他在从苏联踏上归途的前夕,曾对前来送行的宋庆龄说:“我们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尖锐的,又是优势残酷的,因为我过去毫不犹豫地地向着腐恶势力,譬如顽固的封建势力,机会主义以及反动行为斗争,因此在军政两方面树立了不少的仇敌,但他们从不能阻挠我追随总理的步伐。我准备牺牲生命以赴。这次或许是我们最后一次的聚会”。从这段告别词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邓演达立志为实现孙中山总理的反帝反封建,进行“平民革命”,建立“平民政权”的遗愿而准备以死殉志的决心。这种以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建立平民政权的伟大志向和高尚思想境界,是那些封建帝王可以相比的吗?

  评价之二。1961年,毛泽东在上海与周谷城谈话时说:“邓演达先生这个人很好,我很喜欢这个人”。如果说毛泽东对几百年前岳飞、文天祥等这些古人的评价只能是从历史上得到的素材,面对邓演达的评价素材则完全出自他的亲身感受。他们是同时代人且一起参加过国民党的二中全会。邓演达在主持总政治部农民问题讨论委员会时,专门聘请了毛泽东为委员;而成立农民运动骨干被害调查委员会时,他们都是其中的委员;《对全国农民宣言》还是邓演达与毛泽东一起提出的;两人一起被推荐为全国农民协会临时执委常委;邓演达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时还聘请毛泽东当副所长,等等。毛泽东能够从自身的感受中谈出对邓演达先生的评价,那是最鲜活、最切实、最具感召力和辐射力的了。

  评价三:毛泽东还说过:“大革命时代做农民运动,陈独秀、彭述之不同我合作,倒是邓演达肯和我合作”。这里所指的是一段大革命时代的历史。如果把这段历史与胡耀邦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那段历史联系在一起的话,就能认识到当时的时代背景。毛泽东对邓演达的评价绝非妄言或夸张。这同时也证明了邓演达思想路线的正确。胡耀邦说“我们党的幼年时期,也就是二三十年代,曾经一再犯过把马克思教条化和把外国经验神化的幼稚病。患着这种病,只能使中国革命在黑暗中摸索,甚至陷于绝境。毛泽东的伟大贡献,就在于他能够在同这种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成功地结合起来,总结和创造了一系列新鲜经验”,“我们还深切怀念一贯支持我们党的党外亲密战友廖仲恺、何香凝、邓演达”。胡耀邦讲的这些话是实事求是的中肯的。这里讲的“一贯支持”应该理解为邓演达先生一贯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尽管那是毛泽东在被压制被打击甚至被排除于领导集体之外的时期所主张的正确路线。写到这里顺便说一句:请那些不读历史,无意中歪曲历史或向邓演达身上泼污水的人认真读一下胡耀邦的这篇讲话,特别要思索一下什么叫“一贯支持”!

  解放后,中国共产党把邓演达及廖仲恺的墓分别放在南京写有金光闪闪4个大字“天下为公”的孙中山先生陵墓的两侧,定为革命烈士。这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尊重历史,尊重烈士的,并昭示后人应沿着烈士的足迹前进。今天我们在庆祝中国农工民主党80华诞的时候,应继承邓演达先生的崇高遗志,与忠诚的共产党人风雨同舟,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谏言献策,富民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