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天地 >> 党史研究 >> 稿件
哈尔滨马迭尔宾馆――多党合作共商筹备新政协的见证地(二)
2014-11-10 16:20    

民主人士陆续北上

  1948年8月1日,毛泽东复电在香港的李济深、何香凝、沈钧儒、章伯钧等人,希望他们北上解放区,与中国共产党共同进行新政协的筹备。从8月起,各民主党派、无党派和华侨的代表性人士,应中共中央的邀请,从全国各地及海外陆续进入解放区。接待民主人士的地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共东北局所在地哈尔滨,二是中共中央统战部所在地河北省平山县李家庄。

  8月初,钱之光受周恩来副主席的特别指派,以解放区经济总署特派员的名义秘密赴香港,开展接送民主人士北上到解放区特殊使命。当时香港局势动荡,社会较为复杂,国民党特务、密探对民主人士加强了盯梢,为了慎重起见,中共中央决定分几批安排民主人士北上哈尔滨。

  朱学范已于1948年2月28日先期到达,住在总工会招待所。9月12日,首批秘密北上的著名民主人士沈钧儒、谭平山、章伯钧、蔡廷锴四人由章汉夫陪同从香港启程,经过半个月的长途旅行,于9月29日到达哈尔滨。为便于交换意见,共商国事,与先期达到的朱学范一起,由中共中央东北局安置下榻于马迭尔宾馆。当天,朱学范也得到通知,从总工会招待所搬到旅馆与他们四人住在一起。朱学范与他们见面,心情十分高兴,并进行了彻夜长谈。

  首批著名民主人士沈钧儒、谭平山、章伯钧等下榻马迭尔宾馆后,立即致电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表示“愿竭所能,借效绵薄,今后一切,期待明教”。10月3日,毛泽东等复电“诸先生平安抵哈,极为欣慰,……准备明年适当时机举行政治协商会议。”

  新政协会议期间,他们几位常常去松花江边散步,当年正逢松花江冰封后又重新解冻的“千古奇观”,沈钧儒老还在宾馆寓所作诗云:江心冻后见冰遄,雪意连潮亦欠酣,地气也随人事转,从今北燕不须南。王绍鏊于10月初、以及高崇民先后抵哈,住进马迭尔。还有一批民主人士陆续来到,他们分别隶属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民主同盟、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和东北解放区。

  东北局和哈尔滨市政府为便于接待工作,在马迭尔宾馆内设了办公室,还赠送了他们东北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并安排专人进行照顾和警卫保护。

  时隔不久,1948年10月后,第二、三批民主人士先后辗转到达哈尔滨马迭尔宾馆,他们中有李济深、茅盾、何香凝、郭沫若、马叙伦、许广平、章乃器、彭泽民、陈其尤、沙千里、邓初民、柳亚子、马寅初、朱蕴山等人。(未完待续)

  (注:部分材料采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