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长廊 >> 杂文撷趣 >> 稿件
龙马精神 万世图腾
2013-12-26 16:37  来源:徐汇区委  作者:张百年  

  60年一甲子,12年一轮回。新的一年――2014年是甲午年,即马年。一当说到马,我们中国人就有一种昂扬的,振奋的、向上的、飞腾的感觉。

  黄土高原上的甘肃天水,在西北可算是一片宝地,那里雨水丰沛,气候宜人,亦即像是天公有一种偏爱,以至自古就有“天河注水”之说,故名天水。由于这样的地理、气候、资源,那里的人健康白皙,女性则美眉众多。所以民谚云:“张掖的大米兰州的瓜,天水脚下的女娃娃”,就是说,那里的女孩很漂亮。当然,天水还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镇西伏羲庙的大殿中有一形状似龙似马的雕像,此即龙马。

  据称,天水是伏羲故里,那里有伏羲庙。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出现在旧石器时代中后期,是为东方之神、昊天大帝,居三皇之首。他结绳记事,指导农耕渔猎。观天象、定历法,绘八八六十四卦。又据传,一天,伏羲在卦台山凝思�望,忽见上空云雾缭绕,一身有花斑、两翼振动的龙马翻腾而出。龙马身上的花斑就是河图。这也就是龙马河图最初的来源。

  这也只是个传说,当然也是较早的一种。中国还有一个地方也被称为是伏羲故里,那就是河南孟津。那里更有一龙马负图寺,寺里所供奉的,就是一匹三米多高的巍巍乎龙马。

  这些,大抵上也就是龙马的起源和遗迹。

  以上是说龙马的外形。而从品质上说,我们的祖先认为,龙马就是仁马,它是黄河的精灵,是炎黄子孙的化身,代表了华夏民族的主体精神和最高道德,而且,健康、善良、远大、生生不息。

  就在我国古代,故事又发展为龙和马的密切关联。比如,人们据传说、想象,塑造了龙的形象,龙首就像马。古人还认为,龙和马是可以互变的。比如,《周礼》上说:“马八尺以上为龙”;《山海经》里说:“马实龙精”。神话小说《西游记》里的白龙马,原来是西海龙王的儿子,因为犯了死罪,就变为一匹白马,让唐僧骑了好多年,走了几万里,以示赎罪,最终又复归龙的原形。这样,龙马就既有了意象,也有了具象,有了生命,还活动于天上人间,活生生的龙马也就最终形成。相传于今,龙马精神,也就成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崇尚的奋斗不止、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积极向上、崇高伟大的民族精神。古人今人,还据以制作了龙马玉雕、石刻、字画多种,在当今的古玩店、玉器店以及书画中,不难看到。

  1965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了一部电影,名字就叫《龙马精神》。剧本是由当时权威的电影编剧家李准写成。故事说,河南农村柿子沟生产队,因为缺水,缺大牲畜,发展生产困难。贫农出身的生产队委员韩芒种和副队长李十三,在物资交流会上看到一匹价钱便宜的瘦马。芒种认为,只要下功夫,这马准能喂好。经他再三坚持,说服了怕担责任的李十三,终于以120元的便宜价钱,为队里买下了这匹瘦马。“买马容易养马难”,一个时期以来,芒种白天修水渠,夜里服侍瘦马,用家里的香油和荞麦皮给马治病,瘦马终于养成壮马。这马不仅仅为队里解决了畜力问题,而更重要的是,“代表队里的一个志气,一个干劲,一个希望,一个精神”。此事鼓舞了社员们的信心,增强了大家的意志,自力更生地克服困难,给柿子沟带来了丰收和喜悦。故事背景也就是紧接着三年自然灾害之后,一个新的恢复时期。作品讴歌了中国人民战胜灾害的奋斗,即释放了顽强的龙马精神。电影《龙马精神》喻意勤劳、坚韧的中国人民,挣扎着,努力着,奋发着,从困难时期走出,进行着新的奋斗,战胜了天灾人祸。

  实事求是地说,真实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困难中的发展。这种困难的形成,既有外来的,也有自身的。要说自身,以当代而言,比如“大跃进”是一种,“文革”是更严重的一种。这不应当避讳。世上并没有从不失误的民族。关键不仅在于出现了问题,尤其在于人们如何解决问题,那才可见英雄本色。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正是因为有了龙马精神,所以,我们才有了战胜困难的力量和意志。“春天”的来临,党的力挽狂澜,也可比喻为是龙马精神的一种展现,一种伟大。

  正因为2014年是甲午年,这就不由人要上溯120年,也就是两个甲午年,那是令所有中国人沉痛的1894年,即清光绪20年。日本处心积虑、肆无忌惮地对我国发动了猖狂的侵略战争。这年7月的中日黄海大海战爆发。虽然斗志昂扬,但因指挥不当,兵刃不坚,我国为保卫神圣国土而血战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沉入大海,那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惨烈,怎样的让人徒唤奈何!甲午一役,日军登陆,清政府求和,双方在日本马关港春帆楼,签订了《马关条约》,我丧权辱国,割地赔款。还有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八年抗日,再加军阀混战,等等,可爱的中国,也就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严酷的历史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饱受外患内忧之苦,为世界各国所仅见。

  然而,中华民族的精神永在,中国人民抗击外侮、排除内患、自强不息、振兴中华的努力始终不渝。终于,在斗争中,古老的中国,接受了新的思想,孕育了新的力量,培育了中国精英,中国共产党由此诞生。现实展示的是――中国已经有了“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大的陆、海、空国防军,有了完备、坚实的经济基础,有了健康、强劲、不可阻挡的发展势头,尤其是有十几亿勤劳、勇敢、智慧的人民。那么,历史再有两个甲午年,即再向前120年以后,那是2134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将近200年的时候,那时的中国,那时的中国人,必定令世界惊叹不已、兴奋不已、仰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