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198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台湾著名音乐人侯德健一曲《龙的传人》,传遍了海峡两岸大江南北。
今年是农历壬辰龙年。龙,中华民族永远的图腾,永远的信仰,也是永远的希望――龙翔九天。龙在中国,是人人皆知的吉祥物。几千年来,华夏儿女在它身上寄托了无数美好的愿望,古人向龙祈雨,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建筑物把龙作为装饰,以保平安,扶正祛邪;龙凤呈祥,以喻男女喜结连理、幸福美满;望子成龙,则盼儿孙奋发进取、功成名就;元宵、端午传统游艺活动――舞龙灯、赛龙舟,以庆佳节快乐、民族和谐。当然,还有叶公好龙,则是言行不一致、虚伪的比喻。
龙与中华民族共生共存几千年,深深扎根于这片沃土,在中华儿女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中国的龙以东方神秘主义的特有形式,通过复杂多变的艺术造型,蕴涵着中国人、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基本元素。
龙,是一种文化。龙文化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一席,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源远而流长,其蕴涵着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中华文明古国的龙,固然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某种原型,但本质上并不是自然界中的现有实物,而是基于民族文化观念的文化创造、文化符号。据考古发掘,最初形态原龙的形象是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发现的一条距今八千年的兴隆洼文化石块堆塑龙,商代的甲骨文中有不少“龙”字以及崇拜龙的一些记载。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时期,先人们就雕刻各种“C”形玉龙、玉猪龙等作为礼器,拜祭天地山川。据史载,在炎黄时代对神异动物龙的崇拜,就以龙为图腾,逐渐成为各部落联盟的共同图腾,图腾文化本质上是原始社会的氏族文化。以后,夏朝以黄龙为图腾,商周时期龙文化更是得到广泛的传播,在各种精美的青铜器和玉器中,上龙的形象经常出现。上下数千年,龙的影响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波及了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华人居住区或唐人街,就有中国龙的文化,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炎黄子孙激动、奋发、自豪,舞龙已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载体。海外友人把中国结称为“龙结”,把中国的灯笼称为“龙灯”,把中国称为龙的故乡。龙文化,进入了学者的书斋,来到了书画家的案头,也传扬到了民间艺人和普通百姓当中。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的龙的形象和博大精深的龙的传说,已渗透了中华大地上,不仅影响着一代代华夏儿女,而且伴随中国的崛起腾飞,走向了世界。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已形成了具有强大凝聚力的龙文化,在历史上曾为中国的统一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它仍为中国的统一和繁荣发挥着自己独有的作用。
龙,是一种精神。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文化是载体,彰显的是精神。我们中国人喜欢以龙的传人、子孙自誉,并以此感到自豪和骄傲。传说中的龙,是中国远古部落兼并时合拼而成的一种动物,能驾云行水、翱翔九宵、遨游四海、威力无比。龙有一种腾云驾雾的豪气、穿天入地的霸气、变幻莫测的灵气、呼风唤雨的神气,彰显出一种无所畏惧、无可阻挡、无所不能的精神;彰显出奋发开拓、自强不息、造福人类的精神。龙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远古部落把它作为图腾,延续到后来逐渐成了中国人的一种精神象征,像信仰一样被延续。龙代表多元一体、综合创新的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代表吉祥、正义、兴旺和力量,这是中国龙形象、龙文化的最深层文化底蕴。与龙有关的很多成语,龙腾虎跃、生龙活虎、龙飞凤舞、龙马精神,彰显的就是一种激情活力,一种昂扬向上的锐气。对龙赋予的种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追求和期盼,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不断谱写着中华民族龙之魂的新篇章。
龙,是一种象征。纵观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就是我们象征意义上的祖先。他们最初被赋予的意义,更多的是应该远古人民的一种精神的寄托,后来被统治者们给赋予一种身份的象征。秦汉以后,龙成为帝王的象征。历代皇帝都自称为“真龙天子”,还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如将皇帝穿的衣服称为“龙袍”、皇帝坐的椅称为“龙椅”、皇帝睡的床称为“龙床”等。龙是华夏民族的代表,一直以龙的传人自居的中国人,逢年过节都要举行。在堪舆学著作中,“龙”是最常见的术语之一。由于自然界的山和水在形态上变化多端,与传说中的龙相似,所以古人将山和水都比喻作龙,把山脉直呼作“龙脉”,把曲折的流水呼作“水龙”。这样,龙就成为山和水的象征,各种龙的塑像和图案大量出现在宫殿衙署、大户人家乃至寻常百姓家中。北京故宫的“九龙壁”、太和殿的“龙椅、龙柱”等都是人们所熟知的。龙是最高尚、神圣、巨擘的象征,是神的化身,它可为人间遍洒甘露,消灾降福,带来社会安定和高贵繁荣。象征华夏民族精神的舞龙,气势恢弘磅礴,雄浑豪壮,广于流传。因此,舞龙早已成为中华大地和海外华人节日庆典,会景巡游务必演出的节目。因为相信龙有某种神奇的力量,许多现代人也喜爱用龙作为装饰物或摆设。香港澳门回归、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国庆华诞、新春佳节,凡是彰显中华民族尊严、团结、和谐、喜庆的重大时刻,都留有中国龙的身影。龙,成为了尊贵、神奇、喜庆、吉祥的一种象征。龙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神圣,展示着中华民族的威武,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强盛,喻示着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
几千年来,龙文化与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紧密相连,与宗教、文学、民族、民俗以及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相融合,交织出一幅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内容丰富、寓意广泛、形式多样的龙的历史文化长卷。它深刻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人群思想、政治、文化精神的内涵。中国龙,至今依然保持强大生机,在国家统一、民族复兴历史发展中继续起到积极的主流文化作用,使中华民族产生一种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
辞别玉兔迎金龙,祝愿龙年吉祥!